有一次听到朋友评价某个团队做内容「深谙流量密码」。我听到这么说还挺感慨,印象很深。
其实所谓流量密码没那么复杂。无非就是那么几招:震惊部标题党,挑弄情绪,色情或是软色情,再加上一点刻奇。如果会一点数据分析,能紧追热点,就更全面了。记得某位脱口秀演员退微博的时候写了篇声明,里面提到「井号开头,叹号结尾」的行为,说的就是微博上蹭热点的那些。
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儿,其实没那么难。要我看,这也算不上什么行业机密,很多人都能琢磨出来这是一条搞流量的捷径。
有读者会说,你有没有用过标题党,有没有刻奇过? 我只能说,很惭愧,有。当然,我不能说没有。但也可以说,即使有,也算用得比较少。比如这篇文章,标题只有四个字,有人觉得这是一篇中性的标题,也有人会认为这就是标题党。不同的人对一个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是不同的。
认为这篇文章标题是标题党的人,完全可以提出更变本加厉的标题建议,加一个感叹号,加一些更为噱头的词汇,比如「原来这就是流量密码」,结尾不忘加一个感叹号,一个不够再加一个。有的时候,一些合作方非要求我用一些流量密码的手段,我其实会尽量去掉一些修饰,适可而止。
原来我挺喜欢看的一些公众号,最后都克制不住滑向这种风格。他们有没有经历过内心挣扎的时刻?或许有。不过,用更烂的语言和形式,可以赚更多的钱,谁能不喜欢钱呢?流量密码助你拿到财富密码的啊。
这种风格没那么难学,但是要克制少用或许能做到,完全不用,是很难的。有没有人能抵制流量的诱惑?肯定有,但不稀罕流量是一种近乎「反熵」的行为,在今天的网络上过于罕见。有的内容创作者一旦开始团队化运作,开始追求数字指标,那就难免挖掘流量密码。而且,一旦尝到一点甜头,会上瘾。任何事情上瘾之后都是很难摆脱的。
在我看来,这就跟抽烟的行为类似,抽上一口,几秒钟之内,身体就可以感受到来自多巴胺的奖励,之后怎么能停下来呢?
掌握了流量密码,但要不要去做,可以有选择。
题图:高品图像 GaopinImages
文章来源:小众消息公众号